植物遗传资源科学(Jour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几个冬小麦品种穗叶距的遗传研究

 

曹亚萍 王娟玲 张明义 范绍强 乔合心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临汾 041000)

 

摘要 利用8×8完全双列杂交,采用Griffing方法Ⅱ及杂种优势分析对穗叶距性状加以研究,结果表明:穗叶距杂种优势变异范围为-25.26%~55.66%,平均优势为15.95%,杂种优势与超亲优势高度正相关,也与其特殊配合力效应高度正相关;组合优势大小与亲本表现无关,但含共同亲本的组合优势趋于一致。穗叶距的遗传特性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遗传决定度高达91.98%,狭义遗传力为67.25%。

关键词 冬小麦;穗叶距;杂种优势;遗传规律

 

在冬小麦高产育种研究中,株型的选择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品种穗叶距的长短,是品种抽穗能力的衡量标准,也是品种特性对抽穗时期环境条件,特别是干旱条件的综合反应,为高产株型的一项评判指标。穗叶距长的品种大多灌浆成熟良好,尤其在干旱条件下容易达到该品种的正常粒重,为了了解其遗传特性,选择后代优势及配合力均好的品种组合,为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及遗传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我们进行了此项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1996~1997年度在本所试验田进行。选用综合性状较好的水、旱地高产品种及高代品系,依次为冀麦38、平阳931、晋麦47、晋麦33、临旱92-1、临旱92-3、鲁麦14、12057,编号依次为1~8。利用8×8完全双列杂交,将正交F1及其亲本同期等量播种,试验为单行区,行长1.5m,行距23cm,随机排列,3次重复,于成熟期在各行区中间随机抽取30个单穗,调查穗叶距(旗叶叶耳至穗基部的距离),取其平均值,作以下统计分析:

1.1 杂种优势(HM)和超亲优势(HP)的计算

杂种优势=(F1-MP)\MP×100% 超亲优势=(F1-HP)\HP×100%

其中F1椩又諪1性状平均值;MP椝仔宰雌骄担籋P椊细咔妆拘宰粗怠?

1.2 配合力及遗传参数的估算

采用Griffing方法Ⅱ,上机进行统计分析,有关程序参见文献[1]。

 

2 结果与分析

2.1 方差分析

对参试的36个材料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表1),重复间不存在差异,基因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说明该试验设计及田间调查具有准确性和代表性,试验控制良好,各遗传型间有真实差异,可作进一步的遗传分析。

 

 

表1 原始数据方差分析表

Table 1 Analysis of variance for original data

变异来源

Source

DF

SS

MS

F

重 复Replication

2

3.04

1.53

3.12

基因型Genotype

35

612.06

17.49

35.39

误 差Error

70

34.59

0.49

 

总 和Total

107

649.69

   

 

表2 配合力方差分析表

Table 2 Variance analysis of combining ability

变异来源

Source

DF

SS

MS

F2(固定)

Fixedmodel F1

F2(随机)

Randomizedmodel F2

GCA

7

156.77

22.40

135.98

13.27

SCA

28

47.25

1.69

10.25

10.25

误 差Error

70

 

0.16

   

 

 

利用两种模型对穗叶距进行配合力方差分析,结果列于表2。据遗传学理论,一般配合力(GCA)主要反映加性基因效应,特殊配合力(SCA)主要反映非加性基因效应[2]。在该研究中,穗叶距的CGA方差和SCA方差都达极显著水平,说明该性状的遗传受加性基因效应和非加性基因效应的共同作用,即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

2.2 杂种优势分析

杂种优势是杂种在性状上表现较亲本优劣的指标,由双亲的遗传差异而引起,表现基因的加性效应,尤其是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的作用。对F1各组合进行杂种优势和超亲优势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穗叶距的平均杂种优势为15.95%,变化幅度为-25.26%~55.66%;超亲优势平均为-3.98%,变化幅度为-52.15%~24.55%。同时证明,杂种优势与超亲优势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908**,n=28)。该性状部分组合具有杂种优势,其变异范围较大,正向平均优势组合出现频率为66.7%,但超亲优势不明显。

 

表3 杂种优势及配合力效应值

Table 3 Heterosis and specific combining ability effects

亲本代号

Parent

code

HM(%)及SCA效应值Heterosis and SCA effects

亲本性状值Parentcharacteristic value

GCA效应值GCA effects

2

3

4

5

6

7

8

1

-6.67

2.87

10.54

-1.48

9.96

30.28

-16.36

0.32

-0.296

 

-0.69

-0.55

-0.12

-0.20

0.25

1.49

-0.61

   

2

 

37.29

30.37

18.68

48.89

34.12

-25.26

4.88

-1.510

 

0.40

0.56

0.46

1.93

0.67

-1.82

     

3

   

42.54

46.59

55.66

45.44

-12.02

3.89

-1.529

     

0.71

1.45

1.59

0.58

-0.76

   

4

     

30.02

40.50

30.43

-3.05

8.85

1.249

       

0.98

1.46

1.21

-0.19

   

5

       

-6.2

21.5

-11.83

7.27

-0.402

         

-1.39

0.32

-0.38

   

6

         

18.38

-13.87

7.25

-0.053

           

-0.25

-0.99

   

7

           

-10.86

6.08

-0.465

             

-0.73

   

8

             

17.41

3.005

 

注:每组数中,上边为HM值,下边为SCA效应值

Note:  upper line refers to HM, and lower line to SCA effects

 

各组合优势大小与其亲本表现无关,但具有同一亲本的组合其F1优势趋于一致(表3)。如亲本3和亲本7的穗叶距分别为3.89cm和6.08cm,其F1的HM变异幅度为-12.02%~55.66%和-10.86%~45.44%,且唯一负值都是与亲本8的后代;而亲本8虽性状值高达17.41cm,但HM值介于-25.26%~-3.05%之间,无杂种优势。计算1~8各品种与其它品种的杂种优势平均值,依次为4.16%、19.63%、31.20%、25.91%、13.90%、21.90%、24.18%、-13.32%,说明在该试验研究中,各品种F1的杂种优势大小表现为:晋麦47>晋麦33>鲁麦14>临旱92-3>平阳931>临旱92-1>冀麦38>12057,亲本的优势大,只能说明该亲本的组合具有相对较强的优势,并不能说明其组合的性状值较其它组合高,F1的性状是否良好,其后代选择是否必要,还要看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在所试验的28个组合中,杂种优势表现较好的组合依次为3×6、2×6、3×5、3×7、3×4、4×6等。

2.3 配合力分析

亲本的一般配合力与其性状值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953**,穗叶距长的亲本,其GCA效应也好(如表3),但组合的好坏在于其特殊配合力的高低,而特殊配合力与一般配合力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一般配合力高的双亲,其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不一定就高[3],因此分析特殊配合力效应在育种选择中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组合间的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变异幅度为-1.82~1.93,其中有15个组合具正向效应,表现较好的组合依次为2×6、3×6、3×5、4×6、1×7,与F1杂种优势(HM)表现基本一致。证明晋麦47(亲本3)和临旱92-3(亲本6)的杂种具有较好的优势及配合力,为育种材料的理想组合。对SCA效应与HM的对应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达极显著水平(r=0.912**,n=28),表明杂种优势好的组合,其特殊配合力也较好,在穗叶距性状的选育中,F1的表型特征亦可作为评判组合优劣的指标。

2.4 遗传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其遗传特性,对穗叶距的各方差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列于表4。在遗传方差中,加性方差所占比例为73.14%,说明该性状的遗传主要由加性基因所决定,显性基因遗传份量很小,只占26.86%。在该性状的方差组合中,表型方差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作用是否显著,会影响到后代的选择与利用,还需对其遗传力进行研究。

 

表4 方差组成及其遗传参数

Table 4 Variance composion and genetic parameters

加性方差

Additive

variance

显性方差

Dominent

variance

遗传方差

Genetic

variance

表型方差

Phenotypic

variance

环境方差

Error

variance

遗传决定度

Heritabilityin broad sense

狭义遗传力

Heritabilityin narrow sense

Q2A=4.14

Q2D=1.52

Q2G=5.66

Q2P=6.16

Q2E=0.49

H2B=91.98%

H2N=67.25%

 

 

性状的遗传力是该性状在后代的表现能力,可以作为研究利用的依据。在本研究中,穗叶距的狭义遗传力为67.25%,其遗传决定度高达91.89%,表明其上下代固定遗传的成分比较大,在后代遗传中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小,在早代对穗叶距直接进行选择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3 讨论

随着小麦单产水平的提高,矮化育种已倍受育种家的重视,尤其是在水地品种的选育上表现日益突出,而由此也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在90年代育成的矮秆品系中,穗层与旗叶叶片处于同一水平区的为数不少,甚至有不少穗子刚露出叶鞘,穗叶距基本为0,由于其叶片密集不利于通风透光,影响光照的合理利用,促使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和后期早衰,因而灌浆不好,产量潜力不大,由此引入一个新的概念--抽穗度。

抽穗度即穗叶矩,指旗叶叶耳到穗基部的距离。其遗传模型为加性显性遗传,而以加性效应为主,加性基因所引起的表型变异高达91.98%,狭义遗传力为67.25%。该性状杂交后代的变异受外界条件影响很小,上下代固定遗传成分较大,常规育种中可在早代进行选择。 随着化杀技术的逐步提高,杂种优势的利用逐渐被育种者重视。穗叶距的杂种优势变异范围较大,为-25.26%~55.66%,但含有同一亲本的组合其杂种优势表现一致,部分组合穗叶距的优势可用于化杀技术杂种优势利用,但选配理想的亲本是利用该优势的关键。在该项研究中,其F1的综合优势表现较好的亲本为晋麦47、晋麦33、临旱92-3和鲁麦14,表现较好的组合有晋麦47×临旱92-3、平阳931×临旱92-3、晋麦47×临旱92-1、晋麦33×临旱92-3。

 

参考文献

1 黄金龙,孙其信,张爱民,等.电子计算机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238~244,202~206

2 马育华.植物育种的数量遗传基础.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410~426,376~398

3 屠礼传,王文泉,梁秀银,等.芝麻配合力分析.华北农学报.1989(3):49~53

 

Inheritance of ear-leaf distance

for several varieties in winter wheat

 

CAO Yaping WANG Juanling ZHANG Mingyi FAN Shaoqiang QIAO Hexin

(Wheat Research Institute, 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Linfen 041000)

 

Abstract 8×8 complete diallel crosses were employed to study character of earleaf distance in winter wheat by Griffing’s method Ⅱ and heterosis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heterosis of ear-leaf distance ranged from -25.26% to 55.66%, and the average was 15.95%. Heterosis were highly related to specific combining ability; Heterosis of combination was not related to its parents, but the heterosis of combinations containing the same parent was similar. Heredity of earleaf distance was additivedominant, but additive effects were more important. Its heredity decisiveness reached 91.98%, and heredity in narrow sense was 67.25%.

Key words Winter wheat; Earleaf distance; Hetero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