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裸燕麦β-葡聚糖含量的鉴定研究

                郑殿升[1] 吕耀昌1,田长叶[2],赵  1

 

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2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农科所,张北县  076450

 

摘要:对来源于中国13个省区1010份和国外引进的4份裸燕麦品种(系)进行了β-葡聚糖含量的鉴定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裸燕麦β-葡聚糖含量为2.0%~7.5%,其中含量<3.00%的占6.61%3.00%~4.99%的占86.4%5.00%~5.99%的占5.72%6.00%的占1.18%。按品种类型划分,地方品种的含量低于育成品种(系)。按来源地划分,河北、山西、内蒙古的含量较高,云南、贵州、四川的含量较低,而陕西的含量最低。同年不同地点或相同地点不同年份种植的相同品种(系),含量有一定的变化(0.27%~0.83%)。在鉴定中筛选出一批高β-葡聚糖品种(系)。本研究不仅为燕麦高β-葡聚糖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物质基础,而且为降脂燕麦保健片的生产提供了优良品种。

关键词:裸燕麦;β-葡聚糖;含量

 

Analysis on Beta-glucan Content of  Naked Oat

(Avena nuda L.) in China

ZHENG Dian-sheng1  LV Yao-chang1  TIAN Chang-ye2  ZHAO Wei1

 

1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2Institute of Agriculture,Zhang Jia kao Area of Hepei Province, Zhangpei 076450

 

Abstract:The β-glucan content of naked oat was analysed and evaluated for 1010 accessions from 13 provinces in China and 4 exotic accession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β-glucan contents ranged from 2.0% to 7.5% by dry weight of sample.

Theβ-glucan content of 6.6% cultivars was bellow 3% in the total cutivars analysed, 86.5%  ranged from 3.00% to 4.99%, 5.7% from 5.00% to 5.99%, and 1.2% was 6% or above. According to the types of cultivars, the β-glucan content of landraces was lower than breeding cutivars. Theβ-glucan contents in oat from Hebei, Shanxi, Inner Mongolia were high, low from Yannan,Guizhou, Sichun, and lower from shaanxi. Theβ-glucan contents of the same cultivavs varied from 0.27% to 0.83% in different locations in the same year and in different years in the same location respectively. A batch of cultivers with higherβ-glucan content were screened. This study not only provided theoretical and material basis for the breeding of oat with highβ-glucan content, but also good variety for production of hypocholesterolemic and healthful oatmeal.

Key words: Naked oats; β-glucan; Content

 

 

燕麦是禾本科燕麦族燕麦属(Avena L.)的一年生草本作物,也是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世界上栽培的燕麦主要是普通燕麦(A.sativa L.),其次是东方燕麦(A.orientalis Schreb)、地中海燕麦(A.byzantina koch)和裸燕麦(A.nuda L.)。前3种的子粒带稃(壳),称为带稃型或皮燕麦,后者的子粒不带稃,称为裸粒型或裸燕麦。国外主要种植皮燕麦,而在中国主要种植裸燕麦,其次是皮燕麦。裸燕麦在中国俗名有莜麦、玉麦、铃铛麦等[1]

当今,国际上已公认燕麦具有医疗保健作用,是医食同源作物,能降低血脂[2]、控制血糖、减肥和美容,并且有润肠、通便、预防结肠癌等作用。因此,燕麦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简称FDA)于1997年正式批准为保健食品。在中国1985年陆大彪、洪昭光等对北京市18家医院1000名高血脂症病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每日服用燕麦片50g,两个月后,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脂分别下降40.4mg/dl(-13.5%)47.3mg/dl(-16.7%),而高密度脂蛋白则上升4.0mg/dl(+8.6%)。此疗效与降血脂药物冠心平无显著差异,并且无任何毒副作用,这一优点是降血脂药物不可比拟的[3]

关于燕麦降血脂的机理,专家们的意见不尽相同。有些专家认为由于燕麦含有较多的β-葡聚糖的作用[2];有些专家则认为由于燕麦含有较多的亚油酸的缘故[3]。目前,国际上比较倾向于前者的意见。鉴于此,我们开展了中国裸燕麦β-葡聚糖含量的鉴定研究,试图揭示中国裸燕麦种质资源β-葡聚糖含量的多样性,同时筛选高β-葡聚糖种质资源,为燕麦品质育种和开发利用提供物质和理论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品种(系)和繁殖种子

从全国各燕麦生态区的13个省区,选取1010份裸燕麦(莜麦)品种(系),另选4份国外品种,见表1。其中地方品种883份,育成品种(系)131份,它们具有广泛的代表性[4,5]

所有供试品种(系)在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地区农科所种植繁殖种子,部分品种亦在北京种植繁种。试验地中等肥力水平。田间管理同大田。

1.2 鉴定方法

每份品种(系)选取20g有代表性的子粒,粉碎并过40目筛。β-葡聚糖的分析采用酶测定方法[6]和近红外测定方法[7]。用酶法准确测定燕麦中β-葡聚糖的含量,并将其中77β-葡聚糖浓度呈均匀分布的样品在近红外分析仪上定标,确定预测方程并测定待测样品中的β-葡聚糖的含量,然后对测定结果中β-葡聚糖含量>5%<2%的样品用酶法重新进行测定。

1.2.1 酶法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测定原理:样品经由氢氧化纳处理并用酸中和后,用经纯化处理的纤维酶将样品中的β-葡聚糖酶降解成葡萄糖,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方法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定生成的葡萄糖。

测定方法:a)25ml具塞刻度试管内称入200.0mg样品,用0.4ml 50%酒精润湿,加入10.0ml 浓度为1mol/L NaOH溶液,在混匀器上混匀。在20放置16h,用1mol/L HCl溶液中和至中性,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并用水稀释至刻度。在离心机上以高于4000r/min的速度离心。

b)210ml具塞刻度试管内分别加入0.4ml样品滤液,对1支作样品分析的试管加入0.2ml经纯化处理过的纤维酶液,在另一支用于空白测定的试管内加入0.2ml 0.05M/L的醋酸钠(pH=4)缓冲液;在作试剂空白和酶空白的管内加入0.4ml的水,并分别加入0.2ml醋酸钠缓冲液和0.2ml 经纯化的酶液;在作标准的4支管内各加入0.4ml葡萄糖工作标准液(其葡萄糖含量分别为4080120160μg)和0.2ml醋酸钠缓冲液。在上述所有的试管内加入0.4ml 0.05M/L琥珀酸钠(pH=5.5)缓冲液,盖上塞子并摇匀后置40水浴保温3h

c)在所有试管中加入5ml葡萄糖显色液,并于40水浴保温40min,取出(放暗处)10min后在分光光度计510nm处测定吸光度。

d) β-葡聚糖含量的计算,β-葡萄糖含量(%,干基)=C×50×(1/0.4)×100×0.9/(W×1000)/(1-A)=C×11.25/(W ×(1-A))

注:C为样品吸光度测定值对应的葡萄糖浓度减去样品空白和酶空白吸光度对应的葡葡糖浓度后的差值; W为样品重量(以mg计);A为样品中的水分含量(以小数表示);0.9为葡萄糖转换为β-葡聚糖的因子。

1.2.2  近红外测定原理和方法

原理:基于样品中各化学组分对近红外光的选择性吸收,β-葡聚糖含量与光漫反射率之间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线性关系,经统计计算建立校正方程。

方法:选取β-葡聚糖含量呈梯度均匀分布的定标样品40个以上,将其粉碎过40目筛。首先用酶法测定它们的β-葡聚糖含量。然后将样品装入测量盒内,在Infra Alyzer 450近红外分析仪上测量这些定标样品的光学数据,经过统计计算确定校正方程。将待测样品粉碎和装入测量盒内,在近红外分析仪上测量β-葡聚糖含量。

 

1  供试品种(系)的份数及类型

Table 1 The origins, numbers and types of the oat cultivars and lines analyzed

省份

Province

育成品种(系)

Released cultivar and line

地方品种

Landrace

合计

total

山西Shanxi

36

563

599

内蒙古Inner Mongolia

28

133

161

河北Hebei

61

35

96

甘肃Gansu

2

40

42

陕西Shaanxi

0

28

28

青海Qinghai

0

17

17

黑龙江Heilongjiang

0

8

8

四川Sichun

0

22

22

云南Yunnan

0

16

16

贵州Guizhou

0

17

17

宁夏Ningxia

0

1

1

吉林Jirin

0

1

1

西藏Tibet

0

2

2

外引Introduction

4

0

4

总计 Total

131

883

1014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品种(系)β-葡聚糖含量

鉴定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β-葡聚糖含量为2.0%~7.5%,现将鉴定数据整理列于表2。从表2看出,β-葡聚糖含量低于3.0%的品种有67份,占供试品种总数的6.61%,全部品种均为地方品种。含量3.00%~4.99%的有877份,占总数的86.49%,其中地方品种781份占89.1%,育成品种(系)96份占10.9%。含量高于和等于5.0%的品种(系)有70份,占总数的6.90%,其中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各为35份;而高于和等于6.0%12份品种中,地方品种仅占25%,育成品种(系)则占75%

 

2  供试品种(系)β-葡聚糖含量的统计

Table2 Statistics ofβ-glucan contents in the oat cultivars and lines

β-葡聚糖含量

β-glucan content

品种数()

Number of cultivars

占品种总数的比例(%

Percentage of total of research cultivar

育成品种(系)(份)

Released cultivar and line

地方品种(份)

landrace

<3.00%

67

6.61

0

67

3.00%~4.99%

877

86.49

96

781

5.00%~5.99%

58

5.72

26

32

6.00%

12

1.18

9

3

 

从上述的数据不难看出,第一,中国裸燕麦β-葡聚糖含量为2.0%~7.5%。第二,含量低于3.0%和高于5.0%的品种(系)均为少数,两者合计仅占13.51%,而3.00%~4.99%的则占86.49%。第三,随着β-葡聚糖含量的提高,育成品种(系)所占比例随之增加,如低于3.0%的品种中没有育成的;3.00%~4.99%的品种中,育成的仅占10.9%;高于5.0%的品种中,育成的则占50%;而高于和等于6.0%的品种中,育成的则增至75%

2.2  不同年份间β-葡聚糖含量的变化

在北京于2003年和2004年种植相同的10个品种,对两年收获的种子均鉴定了β-葡聚糖含量。同样将24个品种,在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地区于2002年、2003年、2004年重复种植,并分别鉴定β-葡聚糖含量。两地不同年份种植的品种β-葡聚糖含量见表3和表4

 

3  10个品种在北京种植不同年份间β-葡聚糖含量的比较

Table 3  Comparison ofβ-glucan contents of 10 oat cultivars growing in Beijing in different years.

调查时间(年)

Year

2003

2004

两年相差

Difference between 2003 and 2004 year

β-葡聚糖含量(%)

β-glucan content(%)

5.21

6.04

0.83

β-葡聚糖含量为10个品种的平均值。

β-glucan content is mean of 10 cultivars.

 

4  24个品种在张家口坝上地区种植不同年份间β-葡聚糖含量的比较

Table 4  Comparison ofβ-glucan contents of 24 oat cultivars growing in zhangJiakao in different years.

调查时间(年)

Year

2002

2003

2004

3年相差

Difference between 2002, 2003 and 2004year

β-葡聚糖含量

β-glucan content(%)

5.12

5.39

4.70

0.27~0.69

β-葡聚糖含量为24个品种的平均值。

β-glucan content is mean of 24 cultivars

 

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相同品种在同一地点种植,不同年份间其β-葡聚糖含量略有变化。在北京种植,年份间的变化为0.83%;在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地区种植,年份间的变化为0.27%~0.69%

2.3 不同种植地点β-葡聚糖含量的变化

2003年分别在北京、张家口坝上地区种植相同的27份品种;2004年同样在北京、张家口坝上地区种植相同的10份品种。分别对供试品种进行了β-葡聚糖含量鉴定,鉴定结果见表5。从表5不难看出,在相同年份不同地点种植的燕麦β-葡聚糖含量有一定的差别。如,2003年两地相差0.29%,2004年两地相差0.83%

 

5  同年不同地点种植燕麦β-葡聚糖含量比较

Table 5 comparison of theβ-glucan contents of oat growing in different locations in the same year

调查时间()

和地点

Year & Place

 

2003

2004

北京

Beijing

张家口坝上

Ba Shan, Zhangjiakou

两地相差Difference

北京

Beijing

张家口坝上

Ba Shan,

Zhangjiakou

两地相差Difference

β-葡聚糖

含量

β- glucan content (%)

5.20%

5.49%

0.29%

6.04%

5.21%

0.83%

  2003年为27份品种的β-葡聚糖含量的平均值;2004年为10份品种的β-葡聚糖含量的平均值。

Mean content of β-glucan of 27 cultiars in 2003year. Mean content of β-glucan of 10cultivars in 2004 year.

 

6  β-葡聚糖含量6.0%的品种(系)

Table 6 Cultivars (or line) withβ-glucan content  6.0

序号

Oder number

鉴定号

Number of analysed

β-葡聚糖含量(%

β-glucan content

品种类型

cultivar type

原产省份

Province of origin

备注

Remarks

1

68

6.02

地方品种

内蒙古

2004年鉴定结果

2

110

6.04

地方品种

山西

2004年鉴定结果

3

206

6.08

地方品种

山西

2004年鉴定结果

4

413

6.21

育成品种

山西

2004年鉴定结果

5

875

6.00

育成品种

河北

2003-2004年鉴定结果平均值

6

992

6.33

育成品系

河北

2002-2004年鉴定结果平均值

7

993

6.34

育成品系

河北

2002-2004年鉴定结果平均值

8

1034

6.88

育成品系

河北

2003-2004年鉴定结果平均值

9

1035

6.68

育成品系

河北

2003-2004年鉴定结果平均值

10

815

6.20

育成品种

河北

2002-2004年鉴定结果平均值

11

1019

6.40

育成品系

外引

2002-2004年鉴定结果平均值

12

1020

6.98

育成品系

外引

2002-2004年鉴定结果平均值

 

2.4  β-葡聚糖含量6.0%的品种(系)

本研究从1014个裸燕麦品种(系)中,鉴定筛选出12β-葡聚糖含量6.0%的品种(系)(表6)。从表6还可以看出,β-葡聚糖含量高的国内品种(系)集中产于河北、山西和内蒙古。这些品种(系)可作为燕麦高β-葡聚糖育种的基础材料。

 

2.5β-葡聚糖含量<3.0%的品种分布

从表2可看出,β-葡聚糖含量<3.0%的品种共67个,它们均为地方品种。统计表明,除1个国外品种外,其余分布于8省区,现将分布情况和占各省区供试品种总数的比例列于表7。由表7看出,β-葡聚糖含量<3.0%的品种,分布在陕西、山西、内蒙古、云南、四川、贵州、甘肃和黑龙江。然而,从占各自省区供试品种数的比例可得知,陕西的燕麦品种β-葡聚糖含量最低,含量<3.0%的品种占本省供试品种总数的75%。其次是我国西南地区云、贵、川3省的燕麦品种,β-葡聚糖含量<3.0%的品种分别占本省供试品种总数的43.8%23.5%22.7%

 

7β-葡聚糖含量<3.0%的品种的分布

Table 7  Distribution of cultivars withβ-gluean content below 3.0%

省份

Province

品种数

Number of

cultivars

供试品种数

Number of

cultivars analysed

占供试品种数的比例%

Percentage of number of cultivars analysed

陕西 Shaanxi

21

28

75.0

山西 Shanxi

17

599

2.8

内蒙古Inner Mongolia

9

161

5.6

云南 Yunnan

7

16

43.8

四川 Sichun

5

22

22.7

贵州 Guizhou

4

17

23.5

甘肃 Gansu

2

42

4.8

黑龙江 Heilongjiang

1

8

12.5

 

2.6  β-葡聚糖含量5.00%~5.99% 品种的分布

本研究中β-葡聚糖含量5.00%~5.99%的品种共58份,其中河北的14份,山西的29份,内蒙古的12份,甘肃、四川和贵州的各1份,它们分别占本省区供试品种的14.58%4.84%,7.45%,2.38%4.55%5.88%

3  讨论

3.1  本研究的鉴定结果表明,中国裸燕麦β-葡聚糖含量为2.0%~7.5%,这一结果与美国的报道基本一致(2.5%~8.5%[8]。说明中国裸燕麦β-葡聚糖含量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并且本研究还筛选出一批高β-葡聚糖(>6.0%)种质资源,这不仅为高β-葡聚糖燕麦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物质基础,而且为开发燕麦降脂保健产品提供了优良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特品降脂燕麦开发公司生产的世壮牌燕麦保健片,使用的燕麦品种就是高β-葡聚糖品种G5,该品种制做的燕麦片,经安贞医院洪昭光教授对72例高脂血症患者临床疗效观察证明,每天食用30g~50g,经8周后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分别下降11.2%~12.014.0%~17.4%10.6%~11.8%;与服用前相比下降均达到显著性差异。

3.2 从燕麦品种类型看,总体上地方品种比育成品种的β-葡聚糖含量低,本研究中特别鲜明的例子是,β-葡聚糖含量<3.0%67个品种均为地方品种;而6.0%12个品种(系)中,育成品种占75%。按省份划分,可以看出,陕西的燕麦品种β-葡聚糖含量最低,含量<3.0%的品种占本省供试品种的75%,而没有1个品种的β-葡聚糖含量>5.0%。相反,河北省的燕麦品种β-葡聚糖含量较高,在含量>5.0%70个品种中,河北省的有14个,占本省供试品种的14.58%;而在含量6.0%12个品种中河北省的有6个,占50%;在含量<3.0%67个品种中,没有河北省的品种。山西、内蒙古的燕麦品种β-葡聚糖含量也比较高,在含量>5.0%的品种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而云、贵、川3省的燕麦品种β-葡聚糖含量也比较低,含量<3.0%的品种分别占本省供试品种的43.8%23.5%22.7%

河北、山西、内蒙古燕麦品种β-葡聚糖含量比较高,这与该3省区燕麦育种取得突出成绩不无关系,因为本研究结果显示,育成的品种(系)β-葡聚糖含量均比较高。与此同时,亦说明这些省区的高β-葡聚糖燕麦品种的选育,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

3.3 本研究结果揭示了燕麦β-葡聚糖含量,在相同地点不同年份或在相同年份不同地点种植有一定变化,变化幅度为0.27%~0.83%。但是本研究结果也表明,在上述变化中β-葡聚糖含量较高的品种或较低的品种,仍保持它们原有含量的特点,说明这种变化是遗传与环境条件互作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杨海鹏,孙泽民.中国燕麦.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2]Cuauhtemoc Tarecicio Cervantes-Martinez.Effect of oat soluble fiber on serum cholesterol, In selection of high beta-glucan content in oat grain. USA:UMI, 2000

[3]陆大彪.降脂燕麦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4]全国燕麦品种资源协作组.中国燕麦品种资源目录(第一辑).内部印刷1987

[5]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中国燕麦品种资源目录(第二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6]吕耀昌,王强,赵伟,等.燕麦、大麦中β- 葡聚糖的酶法测定.食品科学,20051180~182

[7]Henry R J. Near-infrared reflectance analysis of carbohydrate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13),(1→4)-β—D-glucan in barley. Carbohydrate Research, 1985,141:13~19

[8]Turlongh F Guerin, Patrick M Holme. Recent development in oat molecular biology.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er, 1993,11(1):65~72